广西反邪教网百色4月7日讯(通讯员 黄美露)三月春风轻拂瑶乡,法治之花绽放得格外艳丽,3月28日,百色市凌云县沙里瑶族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三月三”这一民族节庆平台,在那坝村村部广场成功举办了反邪教法治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方言普法”“互动学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民族文化与法治宣传紧密结合,为壮、汉、瑶等各族群众奉上了一场兼具文化内涵与法治教育的春日盛宴。
方言普法深入人心,筑牢平安“防火墙”。
当山歌声与法治音交织,当民族情与平安梦共鸣,沙里瑶族乡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阿叔,邪教常以‘治病’‘保平安’为幌子欺骗人们,切勿轻信!”活动现场,身着民族服饰的普法志愿者穿梭于人群之中,用壮语、瑶语和当地方言向群众普及反邪教知识。他们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邪教的危害,并发放《反邪教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让法治宣传深入人心。“这种用家乡话讲解法律的方式,我们听得懂、记得住!”一位瑶族老人感慨地说。
互动学法掀起高潮,共绘和谐“同心圆”。
“发现邪教活动应该怎么办?”“拨打 110 举报!”在有奖问答环节,主持人提出的反邪教知识问题激发了群众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中,群众不仅巩固了法律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防邪、反邪意识。此外,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法律咨询台,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
非遗+普法,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以法治为笔,以文化为墨,勾勒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壮美画卷。此次活动巧妙融入“同心织锦”“打蓝靛”等非遗元素,将法治宣传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活动现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秀念带领100位乡亲展示传统织锦技艺,通过“通经断纬”技法编织出象征民族团结的精美图案。织锦中红、蓝、白三色交织,寓意各族群众“心手相连”,共同筑牢平安防线。
近年来,沙里瑶族乡探索“非遗+普法”模式,已成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有效途径。“法律明白人”肖福跃、田金月等一批山歌爱好者将山歌与法治宣传相结合,创作普法山歌,融入“山歌”载体,将法律知识改编成通俗易懂的歌词,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覆盖群众800余人。沙里瑶族乡将继续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为契机,创新“民族文化+法治宣传”模式,通过“微课堂”“流动宣传队”等形式,推动反邪教宣传进村屯、进校园、进家庭,为乡村振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