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与我们联系,请发邮件至:gxfxj527@163.com

公益电影放映路上的光影人生

2022-06-27 10:11:15作者:记者 陆冰梅来源:广西日报

公益电影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图片由八桂同映院线提供)

卢南正在检修放映设备。 卢坤炎/摄

  一块较为平坦开阔的场地,白色幕布支起来,天幕之下,光影流动,一群老人和孩童聚精会神看电影,或喜笑颜开,或面露紧张……这就是公益电影放映的日常。

  自治区电影局启动的“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电影展映活动,正在全区14个设区市火热进行,将开展1000场主题电影展映示范放映。广西有14个设区市100多个涉农县(市、区)、14359个行政村,全区年公益电影放映任务十几万场。公益电影放映是党和国家实施的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是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举措。800多支基层电影放映队承担着全区公益电影的放映任务,他们长年行走在八桂各地村屯,给百姓带去喜闻乐见的新片、好片,让群众共享最新文化发展成果。

  “电影南”:一路坚守因为热爱

  在容县黎村镇,附近村镇的人都喜欢把放映员卢南叫做“电影南”。

  这个绰号源于1997年的一次放映活动。那天傍晚下了一场大雨,等雨一停,卢南和搭档就披上雨衣,骑上摩托车,带着放映设备,奔向17公里外的太和村。太和村地处半山腰,海拔800多米,陡坡多,路况差。在距离目的地3公里的地方,卢南的摩托车突然打滑翻车,所幸车速不快,卢南伤势不重,车上的放映设备也无损。当晚他们准时出现在村民们面前。“‘电影南’来了,‘电影南’来了,有电影看了。”从此,“电影南”的绰号就叫开了。

  卢南说他走上放映员之路,是因为热爱。1985年,17岁的卢南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黎村镇农村电影放映队的一员。卢南还记得自己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侠女十三妹》,当时村民们最爱看的电影是武侠片,每次放电影村里都像过节一样,幕布前挤满了人。卢南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成就感。

  1990年,卢南开始承担黎村镇18个边远山区村的巡回放映任务,放映范围扩大到几十里外的思贤、满垌、旺安、山田等乡村。有些偏远山村路况差,车子进不去,他们就掏钱雇人肩挑人抬把放映设备扛进村。

  随着电视连续剧热播、网络电视电影兴起,农村电影有些没落了。面对困境,卢南没有放弃。2008年数字电影在全国各地陆续普及,卢南到南宁参加了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培训班。回到乡镇后,他迫不及待地尝试用数字放映设备放电影,数字电影画面更清晰、音质效果更好,把观众又吸引了回来。现在他还学会了在微信群QQ群里发电影宣传海报、给村委会发放映通知,做好观影宣传。

  2019年6月,卢南筹资成立容县流动电影放映有限公司,他负责的电影公益放映范围扩大到容县218个行政村。他还发动妻子、女儿和女婿一起加入到放映员的队伍,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影之家”。卢南的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荣获全国“优秀农村电影放映员”称号。

  民族语译制员:期待后继有人

  与其他放映员不一样,马丹华和覃宏林除了放电影,还有一个特殊的工作,就是给公益电影做民族语译制配音,马丹华是苗语配音员,覃宏林是壮语配音员。

  覃宏林做民族语译制配音属于机缘巧合。1990年从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大山深处走出来的覃宏林进了都安瑶族自治县电影公司,原本安排他去放电影,碰巧电影公司的壮语配音员病倒了。单位领导拿来一张报纸交给他,让他用本地壮语念一遍。念完后,领导带他到译音股办公室,覃宏林正式成为一名民族语译制配音员。

  马丹华是融水苗族自治县本地人,从小到大讲得一口流利的苗语。她下乡放电影的时候,现场的乡亲总是让她做“同声传译”,2010年县里苗语译音组招人,她就去报名当了一名配音员。

  在都安、融水、三江等地的少数民族村屯,很多村民听不懂普通话,民族语译制配音员译制的民族语电影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有些村民每次看到电影海报贴出来,都会围上来询问今晚是否会放民族语电影。在靖西、田林、崇左、都安、百色、融水、三江、东兰等地,《天琴》《来福来福》《寻找刘三姐》《阿佤山》等影片放映了两三遍,还是满足不了群众的观影需求。

  虽然马丹华和覃宏林的本民族母语都讲得很流利,但在民族语译制配音上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比如口型要准确,感情要突出,声音要清脆,要学会吞、吐、哭、笑等。一部电影的译制从拿到节目单起,要经过熟悉内容、翻译成民语、背熟台词、对口型、进录音棚录制等环节,一般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因为民族语译制配音员比较少,如果影片里的演员比较多,有时候一个配音员要扮演几个角色,还要揣摩不同角色的声调、情感、个性。覃宏林译制配音的壮语电影已经近200部,其中《大决战》(上、下集)荣获国家“腾龙杯奖”,在全县各乡镇巡回上映,观众达30多万人次;《孤儿泪》荣获国家“骏马奖”,不仅使都安壮语电影有了充足的片源,也为红水河流域的其他县提供了片源,仅2017年电影平台的订购量就达5000多场。

  马丹华和覃宏林在接受采访中都提到了民族语译制配音传承的问题。马丹华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没有了语言环境,她的侄子侄女这辈很多人已经不会讲苗语了,所以能招到的苗语配音员都是年纪大的偏多,对译制工作有一定影响。覃宏林的民族语译制配音团队有10人,之前招了3个年轻人,现在走了一个。译制配音工作比较辛苦,收入不稳定,年轻人接受度不是很高。覃宏林说,做民族语译制配音,一要热爱二要专心,否则很难坚持下去。平时他既当导演,又做录音、配音等,还要把电影送到各个乡镇去巡回放映。

  面对困境,覃宏林初心不改,为了使这项事业延续,他将自己的爱人也拉入这支队伍,唱起了夫妻“二人转”。一年有155天在乡下,空闲时,就组织团队进行电影译制。他说他始终记得刚成为民族语译制配音员时前辈对他的嘱托,不要把自己民族的语言丢失了,要把民族语电影传播下去。

  “80后”放映员:子承父业服务乡村

  “80后”放映员在基层放映队中属于年轻的一群,他们是传承公益电影放映的重要力量。南宁市兴宁区新农村户外文化放映队的小方就是其中的一员。

  小方做放映员是子承父业,他父亲是露天电影放映队的队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小方经常跟着父亲到南宁三塘四塘的国营矿区、煤窑等地放露天电影。小方大学毕业后正碰上放映队招人,父亲年纪也大了,2010年他就进了放映队。

  “刚接触电影放映工作的时候,觉得无非就是搭个幕布、放个投影仪。从事放映工作后,才知道这是一门知识面很广、很细致的工作。”小方说。技术过硬是对一名电影放映员的基本要求。下乡放映,由于路况差、搬动多,放映设备损耗比较大,加上一些设备元件容易老化,必须要学会常见问题的修复和设备的保养,还要提前考虑片源、组织群众、选择场地。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可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小方拜父亲和其他老放映员为师,扎实学习放映知识和技巧,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虽然现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电脑,也能看到很多精彩节目,但很多人还是愿意聚到一起看看露天电影,唠唠家常。小方说,公益电影放映是一个政府政策法规的宣传平台,电影宣传更直观具体,也更容易深入人心。他的电影放映队长期关注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经常播放一些精准扶贫、禁毒、防艾、爱国主义、抗日战争等弘扬正能量的影片,用实际行动把党的政策法规传递到偏远山村、田间巷陌,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看到村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坐着轮椅赶来看电影,小方觉得很感动,他觉得这就是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存在的意义。

  电影映前宣传很关键,小方会认认真真做好每场电影的宣传工作,张贴海报、广播通知、微信群发等,各种宣传手段都用上。根据每个村人群的构成和喜好,小方他们还特地为村民们选择了不同风格的影片,比如村民最爱看的战争片、武打片和科教片等片子,还有小朋友喜欢看的动画片。为了让村民看到最新的电影,放映队每年订购的新片要占到总量的1/3。

  小方说他父亲已经退休了,但也闲不住,偶尔会跟着放映队一起下乡放电影,村里熟人多,可以聊聊天。而他也会在公益电影放映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因为这份工作是有价值的。

热点文章

广西反邪
广西反邪教
m.guangxifxj.cn